目前有很多学生从高中考上大学以后,自己都认为上了大学就可以放松自己,自己可以自由自在了,终于把高中阶段的所有压抑得了解放,其实不然,使得不少学生最终浪费在了大学最宝贵的时间,他们要么在打游戏,要么到处吃喝玩乐,把这些时间都浪费在了“玩”,最后大学毕业后仍然是一事无成,大学四年毕业之后又是在失业之中。
不少高校将实行了这样给学生的一种补救方式,那就是四年时间里考试不合格的将在毕业时清考制度,这种制度出现的就是弥补那些成绩挂科或者成绩不达标的学生,学校给这帮学生一个的补考机会,让他们顺利的拿到华业证和学位证。但是现在清考制度也将随着教育部门给出的发文而结束了这种补考的机会,而一些从大学清考中的学生感慨到:幸亏我早早就毕业了,不然现在连毕业证和学位证真的是拿不到手。
也正是教育部出此制度,使得很多大学在校生真的是瑟瑟发抖,这样的制度措施执行下去,那以后将会有更多的本科在校生就认真学习了,不然大学四年毕业前没有补救措施连毕业都无法进行。
其实教育部出这样的补考制度措施也是为了纠正现今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下的“严进宽出”的政策,众人周知,现今的大学很难考进,但是好毕业,这和国外教育有着很大的不同,国外正好是跟我国的教育相反,国外是“宽进严出”的制度措施,也就是说考入大学很容易,但是要在大学里面混日子的你却很难毕业。
也正是由于我国高校严进宽出的政策,使得本来高中阶段成绩十分优秀进入本科院校学习的考生,这时在大学主开始放任自我,最终是无所事事,在毕业时什么技术都没有学到位,而导致主业难的问题。很多高校对于本科生乐于扶上马、送一程,对人才的需求也不再仅看学历,都有足够的学习能力、专业素质,提质增效、注重核心技术,本科生、尤其是普通高校的本科教育存在着严进宽出的问题, 现在来看,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有一种哲学理论认为,提升其学业挑战难度,对本科教育的重视正在提上议事日程,哪怕这名学生并没有达到学士的水准。
其实从我个人观点来看,我认为教育部出此政策是对的,特别是在现今高校大众化教育背景之下,想在未来更有竞争力,学生在大学期间必须要十分的努力学习,求精上进,而上大学是学生的人生新的起点而不是重点,学生的未来如何发展,大学里面学习阶段的努力是十分重要的。
教育的改革,一直不能是社会所关心的问题,对于我国的本科教育“严进宽出”的改革,是我国教育的进步,希望教育部尽快出台完善的清考措施,让各大院校的政策落到实处,让高校做到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改变大学习风气,培养出我国真正需要的人才。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