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辛苦苦读了4年大学,最后因拿不出就业证明而无法毕业?这样的现象近日被媒体曝出,有媒体报道,个别高校要求所有毕业生必须签署就业协议或提供就业证明,暗示就业证明材料将作为论文答辩或证书发放的条件。
4月28日,教育部发布通知,里面明确提到,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此通知一出,在网上瞬间引发热议。
有网友称自己是“受害”一方,“学校依旧是不签三方不让答辩不发毕业证”,也有刚答辩完的网友表示“论文答辩第一批答辩已经结束,但是仅限于已经签了劳动合同的同学。我们没有签的只能等着”。
眼下正值毕业季,这样的情况究竟是否存在?为何有学校要求必须签三方协议才发毕业证?5月14日,封面新闻记者进行了一番调查。
刘畅就读于四川师范大学编导专业,还有一个月,她将正式毕业告别校园。“我们专业比较特殊,学校很早就要求提供就业证明。”但是这份证明和学生能否顺利通过答辩无关。
刘畅说,编导专业学生大四一整年都在实习,并且毕业设计制作的周期较长。“总体来说,就业方面,学校跟进得较严,没有就业证明,提供考研录取通知书、创业证明也行。”
刘畅同时也称,大四期间,学校会发很多招聘信息供学生参考。“目前有同学签约影楼摄影、新媒体运营、艺术培训等等。”对有学校让学生必须提供就业证明,她提出疑问:“如果是这样,那些还没想清楚(毕业工作)的学生怎么办?”
同样,就读于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的钟同学刚刚顺利完成答辩,她告诉记者,虽然目前没有发毕业证和学位证,但是辅导员和老师从未暗示需要就业证明才能拿到毕业证。
“毕业证书发放与毕业签约挂钩一直都是不允许的。”四川农业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李悦说。“至少我知道的学校都没有这样做的。”
某部属院校工作人员也称自己只是听说过。“一些院校可能就是为了提高就业率,学院和老师有不等的就业奖励,所以会劝和催学生签就业协议。”
教育部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834万人,人数再创历史新高,就业率也成了高校之间竞争博弈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此背景下,个别学校通过明示或暗示,让毕业生在毕业之前,必须“费劲心思”找一份能签三方协议的单位,目的不言而喻。
“归根结底,学校这种做法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侵害学生权利。”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巴登尼玛对记者表示。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