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上帝给你关上一道门,
也许还会为你留下一扇窗。
如果自己选择关上一道门,
只能靠拼搏去翻过一堵墙。
1
年少轻狂的时候,我把自己关在了门外。
2009年,西南某大学首届跨国公司管理专业的同学们拿着毕业证,踏上了在社会打拼的征程。作为这个优秀班级的一份子,我的境况和他们很不一样。
我,没有毕业证。
不是我大学四年不努力,只是在应该好好读书的年纪,想的太多。本科四年,我做过各种兼职:电台播音、商演主持、餐厅前台;参加过各种社团:学生会、电子竞技、文学社;也曾各种胡闹:谈恋爱、玩魔兽、搞乐队。
唯独没有用过一点心的地方,是学习。
从大一开始我就各种挂科,然后碍于面子就逃课,再挂科,再逃课,到现在为止我也没有勇气查过到底欠了多少学分。2009年,班级的毕业典礼我没去,在大家尽情抛飞学士帽的那张合影里,没有我。
这个心魔,让我无路可退。
2
一个读了四年大学却只有高中学历的人,从此踏上了谋生的路。
第一份工作,是通过“关系”找的。一个长辈的朋友,在市中心开了几家店,专卖各种型号的小灵通和手机。我的工作,就是往外跑的售货员,负责把老板从广东进来的各种新款山寨机,放到其他老板开的店铺里面卖,捎带着卖一些手机卡。月薪1000元,无假无休。
作为小学、初中、高中时的尖子生,在自己从小生活的城市从事这样一份工作,难免会有些尴尬。某天,初中的老师过来修手机,恰好碰到我。在她得知当年全校第一的学生在做手机售货员时,脸上那种难以置信、深表惋惜的表情,我至今记忆犹新。
其实,那是收获很多的半年。我碰到过自己摔坏手机却靠拳头逼着我免费修理的“道上大哥”,碰到过比我小好几岁却笑嘻嘻找给我300块假钱的人,碰到过欠着货款说“要钱没有、只有命一条”的无赖汉……
如果不是没有毕业证的窘迫,那半年我一定坚持不下来。顶着大雨骑车跑上几里地只为了卖一张赚3块钱的手机卡,被开宝马不讲理的顾客指着脑壳问:你见过豪车么?——很多无法接受的事,都是咬碎了牙忍下,很多不曾吃过的苦,硬是眼含着泪咽下。
这第一份工作,只用了6个月的时间,就向我展现了社会生活更真实、更硬核的一面,也磨砺了我的隐忍和坚强。
3
在山脚徘徊的日子,难免会望着山顶的云彩,四处寻找向上攀爬的路。
2009年8月,一个难得的机会摆在我面前。当地一家年收入过200亿的大企业,招收总部集团办公室的文秘。从小喜欢写作、作文经常得满分的我,瞄上了这个机会。
笔试的形式让我很高兴,就像高考的命题作文,在短暂思考后奋笔疾书,我用了40分钟,写出了一篇饱满、踏实又与众不同的公文,成功拿到笔试第一。
经过笔试、复试、集团办主任面试、副总裁面试,一路过关斩将,来到快入职的时候,我心理的恐惧却与日俱增:没有毕业证,我怎么入职呢?
还记得被通知录用的那一天,我专门打车跑到公司总部的大门口,望着气派堂皇的办公楼,望着进进出出衣着光鲜的白领们,想着自己半年来风雨里卖手机的经历,在心底里和自己说:不行,不能放弃,没有毕业证,我也要赌一把。
花了300块,我搞到了一张假毕业证,又从关系比较好的大学同学那里,忽悠过来一个正版毕业证的包装壳。
蒙混过关、顺利入职后。这次造假像梦魇一样折磨着我,我经常梦到因为学历验证被开除,经常幻想回到大学重读四年堂堂正正毕业一回……
也许是这种梦魇的枷锁和鞭策吧,我拿着800元的试用期工资,却拿出最敬业的姿态干着一切琐细的工作:写老秘书不愿意写的小通知、小汇报,给主任的鱼缸换水,帮印文件的姐姐打下手,一到下雪就早早到公司楼下去扫雪……还算是给同事们、领导们留下了一个勤快认真的印象。
从2009年到2011年,我自己也记不清有多少次贪黑修改被主任“毙掉”的稿子,记不清有多少次忍着恶心刷干净那个满是水草和碎鳞片的鱼缸。我反而记得特别清楚,自己写公文的水平在逐渐进步,自己协调各部门办事儿的能力也在一点点提高……
4
都说从员工到干部,这一次难得的飞跃。其实这种质变,也不过是量变的积累。
2011年6月,集团办公室主任——我的顶头上司,升任集团一个新项目的董事长,急需从老部下里面选一个人去新项目帮忙。
他手下的秘书科一共4个秘书。论年龄,我最小;论资历,我最短;论水平,搞文字工作的都离不开阅历和积累,客观公正的来说,我也绝对是水平最低的那一个。
出乎意外的是,上司选择带着我一起去新项目。
几年以后的一次饭局中,酒酣耳热的老领导谈起选择我的原因:“小李,我本来也拿不定主意到底带谁去。但是我在办公室收拾东西的时候,是你帮着忙前忙后,累的满头汗,没有让我感到人走茶凉。就为这,我决定把你这个小家伙带过去……”
也许,这就叫老实人其实不吃亏吧。改变我职业生涯的机会,是我的努力和厚道换来的。
5
新项目筹建组的日子紧张而充实,作为设计年销售收入16亿元的化工产业,前期只有几个老总、我以及另外两个打杂的小伙子。7个人,要干十几个部门的活儿。
那段时间,我身兼项目组的文秘、招标办、项目办、手续申报人员等数职,忙到昏天黑地。有一次出去吃晚饭,骑车被轿车撞倒,右手上多了个5公分的口子。为了第二天的招标文件,我缠上纱布,用左手单手打字、编辑材料,平时1个小时就能完成的活儿,我干了整整一通宵……
几个月没白没黑的努力,董事长看在眼里,记在心上,2011年9月,他提拔还不到24周岁的我做了分公司的办公室主任。
岗位就是责任,责任需要付出。也许是为了回报老领导的信任,也许是想证明自己值得这份信任,我开启了“超人”模式:一天100多个电话,手机需要常备3块电池;一个星期举办17场项目招标会,每晚带着几个90后的小兄弟准备文件到凌晨;一个月跑完了平时需要3个月才办完的手续,几乎踏破了国土、安监、环卫等审批部门的门槛……
最难忘的一次,2012年春天,公司临时决定召开全国经销商推介会,只给了我4天的时间去筹备。四天,我需要安排700个人的食宿、做好推介会的展板、PPT、视频,布置会场,安排参观路线……
那四天,我一共只睡了10个小时,出色完成了任务。会议结束之后,我躺在招待所的床上整整睡了24小时,没有一个公司领导、没有一个客户忍心再打搅我,破天荒地一昼夜没有收到一个电话。
6
都说办公室主任是最锻炼人的岗位之一,我深以为然。
这个职务,总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儿等着你去解决。我也有两次特殊的经历:
首先,是四处寻找失联的总工程师。
2012年4月,公司聘用的、从大国企退休的总工程师,因为在工作中受了一点委屈,赌气回了老家,手机关机,音讯全无。十几亿的项目被迫停工,董事长、总经理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我临危受命,去一个陌生的大城市寻找一个不知道详细住址、电话关机、只知道姓名的倔老头。
我带着司机在3天里走访了几十个地方:居委会、老年大学、警察局、研究所、设计院——所有可能和老爷子发生过交集的地方,都杳无音讯。最后,我偶然想起老工程师在和我聊天时,透露过他女儿在读的大学,辗转通过那所大学的学生会找到了他女儿,顺便问出了他家的地址。
第二件事,是帮助围堵厂区的农民工兄弟讨薪。
2013年春节前夕,负责公司厂区施工的一个建筑承包商(包工头)携款跑路,三百多个即将回家过年的工人,找不到自己的老板,只能开着吊车、拿着各种工具,包围了我们项目的工地,想通过我们讨回自己的血汗钱。
面对满怀愤怒和误解、在冰天雪地里寸步不让的农民工大哥们,我连忙让厨房为他们送去热饭热水,和他们中间几个领头的人诉说原因、消除误会,帮他们联系政府负责农民工讨薪的部门,最后成功化解了危机,也促成公司和这些辛苦的劳动者过上了一个圆满的春节。
那是这几年经历中,最有温暖和成就感的一件事。
7
复杂的岗位锤炼了我的底气,丰富的工作阅历鼓舞了我的勇气。2015年,我决定出去闯一闯,去北京。
经过半年多曲折的求职,好机会又一次被我争取到,这次是两个。
一个是当时红透半边天的太阳能企业,一个是著名外资饮料公司。两家公司给我的入职报到时间,一个是2015年5月1日,一个是2015年5月8日。没想到,没有毕业证的心魔再一次戏剧化了我的命运。
这一次,我的内心比上一次求职还要纠结。
如果说刚毕业那年,我就像沙漠中饥渴难耐的行者,迫不及待地奔向远方的绿洲。那么这个时候的我,看到了大都市更广阔的舞台,看到了知名企业更先进的文化,极其期待着能去新天地施展抱负,拥抱半山腰更美的那片云彩。
在这个过程中,毕业证还是一道坎。假的,永远真不了。
5月1日,我先去了太阳能公司入职,打算先工作一个星期看看情况。结果当天下午就被约谈,说是背景调查的结果显示我大学本科没有毕业。虽然我说了一车的好话,公司人力资源总监依然冷冷地拒绝了我,让我卷铺盖走人。
摆在我面前的,只有那家外资企业这最后一根稻草。
5月7日晚上,在抽了两盒烟之后,我痛下决心,向外资公司坦白,告诉他们我大学没毕业的事实,告诉他们我的毕业证是花了300块伪造的。
出乎意料的是,这家外资饮料公司很欣赏我的坦白,完全接纳了我,并承诺待遇和岗位不变,欢迎我随时入职。挂断给公司人力资源总监电话的那一刻,我嚎啕大哭,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在那天之前,没有毕业证是我藏在心底最深处的一根刺,随时会刺破我看似坚强的伪装,刺穿我拼命掩盖的大学经历。
从那天开始,我终于明白。心魔,只不过是自己给自己下的一道咒语,你越是在心底对着自己默念,它就越能束缚你的灵魂。当你彻底袒露心境、向外界倾诉多年困扰的时候,忽然会发现它失去了魔力,不再发作,不再是你身心的那道枷锁。
8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在这家外资饮料公司工作已经快5年了。5年来,出于对公司的感激,也出于对工作的珍惜,我依然努力,也学会了更加坦然、淡定的面对生活。
从毕业那天开始算,我与没有毕业证的心魔斗争了不知道多少回。从欺骗、伪装,到接受、坦白,心理经受着命运的起起伏伏、亲身感受着职场的酸甜苦辣。多少次从梦中,回到校园完成学业,也不知有多少次再醒来后扼腕叹息。
回首过去,我有遗憾,但并不后悔。
如果我拿着毕业证走出校门,会不会就找份养家糊口的工作混上一天又一天,会不会就安心在小城市做个职员平平淡淡地过一生……我无法想象,也没法预期。
唯有一条可以确定的是:最坏的经历,真的会成就更好的自己,两者的距离,在于义无反顾地拼搏和努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